3月15日,中国银联优化支付服务暨“锦绣行动2024”发布会在上海举办,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负责同志和全国主要商业银行、收单机构、合作商户、境外监管机构、合作机构、外卡组织代表等齐聚一堂。在发布会上,中国银联联合产业各方,出台优化支付服务多项大招。为什么支付服务优化工作如此受关注呢?
尽管我国构建了广泛覆盖、安全高效的支付清算体系,支付数字化水平位居全球前列。但我国以移动支付为主的零售支付环境,支付工具多元化和支付体系包容性仍显不足,部分群体如老年人群和外籍人士在日常支付上面临一些不方便。由于不会、不愿使用移动支付工具,他们在生活、工作中经常受阻。特别是外籍朋友入境后,时不时抱怨说,“来中国有钱没处花”“消费支付不太方便”。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但凸显我国支付市场发展的不平衡性,还影响社会民生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因此受到高度关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升外籍人员来华工作、学习、旅游便利度。3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就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等,部署了六项重点任务。
在人民银行作出全面部署之后,商业银行、支付机构、清算机构以及各省市纷纷响应,积极表态。如中国建设银行表示,高度重视支付基础能力建设,持续提升老年人、外籍人员等客户群体的支付服务水平;财付通表示,将基于金融科技能力,为老年群体和外籍人员创造有温度的支付服务环境;深圳市开展2024“深圳国际支付季”,大力提升来深境外人士支付服务供给的可获得性、创新性、丰富性。
而这其中,态度最坚决、措施最全面、力度最到位的当数中国银联。在人民银行做出部署之后,中国银联第一时间表示将率先投入30亿元资金,充分发挥银联的枢纽作用,助力提升支付体系便利性和包容性水平。3月15日,在中国银联优化支付服务暨“锦绣行动2024”发布会上,中国银联公布了完整方案及具体措施,呈现出三个特点,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第一是“全面”。此次“锦绣行动2024”, 将覆盖2024年全年,并延续到2025年,目标是打造“全域、全场景、全解决方案”的“三全覆盖——从区域看,首站设在上海,覆盖全国41个重点城市;从场景看,覆盖”食、住、行、游、购、娱、医、学等8大类26个高频支付场景;从工具看,覆盖刷卡、扫码、手机Pay、ATM取现等,从而推动移动支付、银行卡、现金等支付方式并行发展、相互补充。
第二是“引领”。“锦绣行动2024”的核心是“30+X”,其中“30”指银联投入30亿元资金,“X”指发挥银联资金的杠杆作用,撬动产业各方共同投入资源。在政府主管部门牵头组织下,中国银联联合商业银行、收单机构等各方,将资金用于餐饮、文旅、宾馆等重点场景布放受理终端、张贴受理标识、宣传推广等,大规模改造与优化线下刷卡、非接支付受理环境。真可谓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第三是“共建”。中国银联作为金融基础设施,发挥其他商业机构难以发挥的作用,加强与其他银行卡组织、清算机构等各方合作,共商共建具有包容性、便利性的支付生态环境。一方面,银联加快与主要移动支付工具如支付宝、微信条码支付互联互通;另一方面,银联加快与国际卡组织的网络双向开放,与其他清算机构在规则、标准等方面做好协同,推动各类支付工具无障碍受理。
正如中国银联党委书记董俊峰所说,“锦绣行动 2024”既是一项纵向贯通的重大项目,也是一项境内外横向联动、全行业共识共投共建的系统工程。“锦绣行动2024”活动体现出“全面”“引领”“共建”三大特点,主要得益于银联作为世界三大卡组织,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支付市场和支付产业的“连接器”,中国银联是链接各方、疏通左右的关键环节。因此,中国银联主动作为,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协调卡组织、网联和支付机构不断推进相互间的互联互通和受理环境开放,进而推动从根本上打通支付的堵点,充分展现了作为国际重要卡组织的担当和作为。
不仅在境内,中国银联还在境外持续打造开放的产品体系和支付生态,与多国本地支付网络互联互通,从而提升境内外往来客群的服务能力。目前,中国银联已经建成遍布全球的发卡网络,在境外81个国家和地区发行超2.3亿张银联卡、35个国家和地区落地约200个银联合作钱包,这些产品均可跨境通用,兼顾刷卡、取现、非接支付和二维码及线上支付服务,有效弥合境内外支付习惯差异。而且,中国银联依托境内开展的“锦绣行动”,还有望加快境外业务更广覆盖、更深渗透、更大市场份额,实现客户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不断提升。
几天前,一位塞尔维亚籍朋友Minja来北京旅游,见面没多久,她的一位中国朋友手把手教她注册了中国银联云闪付,并在线申请了旅行通卡。简单几步操作之后,Minja就已经可以使用中国的移动支付工具了,表现出十分惊讶和兴奋——惊讶,是因为她实在没有想到使用中国移动支付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兴奋,是因为她第一次“扫一扫”商家二维码并成功支付,体验十分丝滑。
支付是经济金融运行的毛细血管,关系国计民生和国际形象,共筑支付便利性包容性的锦绣未来,还要付出更多努力,探索建立起更加长效的体制与机制。比如,采取措施持续提高商户受理外卡的积极性,发行外卡较多的卡组织应适当降低相对较高的手续费;在解决人民币现钞兑换问题后,整治拒收人民币现金行为、优化人民币现金使用环境还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更重要的是,对支付行业来说,要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高度,全面加快推进支付领域互联互通,营造一个开放、包容、多元的支付体系和支付环境,一视同仁地为境内外各类人群提供更加便捷、安全、丰富的支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