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无止境,这似乎是自人类产生之日起便一直存在着的真理。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学识似乎也成为了将人们分为三六九等的工具,而学历真的是衡量人们价值与能力的唯一标准吗?
自高等教育普及以来,关于专科生与本科生之间的斗争从未中断。在本科生看来,专科生不具备学习能力,而在专科生看来,本科生都是名副其实的书呆子,动手能力极差,甚至对本科生中的弱者嗤之以鼻。
本科生降级
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的18名学生学分不达标,学校亲自出面,将他们的学历从本科降为专科。此政策一出,众人皆十分震惊。学生们十年寒窗苦读成为了大学校园内的本科生,竟然在一夕之间回到解放前,华中科技大学的行为真的公平吗?
从本科生到专科生,被降级的学生也从985高校的天之骄子成为了岌岌无名之辈,其中的心理落差人们可想而知。众多网友纷纷调侃:“本科生不努力,毕业直接成为专科生。”
虽然这是一句玩笑话,却也从侧面反映了目前中国高校内存在着众多学生混日子、不努力的现状。
众多网友表示自己无法接受学校这种一刀切的行为,而华中科技大学只是说,这是学校推行的一项新的措施,其主要的目的就是让不同潜力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位和知识。
华中科技大学还补充道:学校系统在目前的教育模式之中增添了灵活性。如果没有获得足够的学分,学生将获得另一个继续学习的机会,而不是就此辍学。
对于学校的做法,人们有着不同的看法,在有些人看来,相较于那些已经辍学的同学,学校的选择还是十分人性化。与此同时,这项措施对于那些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来说没有丝毫的影响。
而对于懒惰的人来说,这样的措施就是灭顶之灾。他们认为学校的行为是一种挫折式的教育,被学校上了一课,总比在社会上吃亏要好。
华中科技大学的行为已经让众多的学生毛骨悚然,正所谓山外有山,在中国高校之中,还有更多的学校推行各种神操作。其中湖南一学校发布文件,超过20名大学生因考试成绩不合格而被直接清退,从本科生到学历尽失,学校的行为不留一丝余地。
至于清华大学,已经在十多年之前就推行了退学或者降级的措施。众多高校的各种行为虽然引起了部分争议,却给如今的大学生们敲响了警钟。同其他的国家相比,中国大学的入学门槛较高,整个国家的高校入学率只有40%,然而令人们意外的是,中国高校的辍学率却是最低的。
2011年,中国有16万名大学生因为各种原因辍学,仅占中国百万大学生的0.75%,这一数据远远低于澳大利亚公立大学辍学率15.6%以及美国的20%。这也从侧面印证了,中国的大学教育之中存在着一定的漏洞。
四年颓废
自1999年中国高等教育扩招以来,大学也从从前的精英教育发展为如今的大众教育。越来越多的同学可以凭借着自己的努力通过高考,接受高等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青年文化水平。然而随着大学生群体的壮大,当代大学生也存在一些不良现象。
首先,大学生存在着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的问题。学生们从很小的时候就一直被灌输一种思想:“好好考上大学,上了大学之后就过上了轻松的生活,大学是天堂,可以随心所欲,没有人对你多加管束。”也正因为众多的学生接受着这些思想,在进入大学的那一刻就变得肆无忌惮。
他们或许会逃课,或许不遵守学校的规定,每天留在宿舍中打游戏,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各门学科都挂科,如果没有办法毕业,他们只能退学,4年的时光也白白浪费。
其次,现代通讯设备让网络无处不在,这严重削减了学生们的热情。随着中国科技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国人如今的业余生活也从电脑娱乐转为手机娱乐。相较于电脑娱乐,手机更容易接触,导致部分学生患上了手机依赖症。
无论在上课时间还是课余时间,他们使用手机对话、打游戏,学习时间减少,就连睡眠都无法保证。
目前中国的部分大学禁止学生在大一的时候携带电脑,因此智能手机就成为了唯一的娱乐手段。部分自控力较差的同学无法控制自己,学习成绩下降、身体素质降低,众多大学生处于亚健康的状态之中,更是没有多余的精力专注学习。
目前中国高校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老师的上课质量决定学生手机的流量。”如何遏制学生们的手机依赖症,让学生将更多的精力转移到提高学习成绩上,这是中国高校所有工作之中的重中之重。
最后,有些学生虽然在中国的高等学府接受教育,却存在着三观上的缺陷。2010级学生孙某,他为人十分现实,与人交往也常常带有功利性的目的。面对老师,孙某总是虚与委蛇,虽然个人能力十分有限,却自我感觉极好。
在与同学合作完成项目的时候,孙某不认真工作,犯错误也不敢承认,总是将责任推给其他的同学。与此同时,他有着与生俱来的优越感,对其他的同学发号施令,班级里的许多人都心生不满。
想要培养一个全面的人才,首先需要从德育开始,中国的大学生也存在着学历与思想觉悟并不匹配的问题。
学历偏见
人们对高校推行的本科生降级为专科生的事情反应大,从根本上来说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在作祟,也就是说,中国大部分的人都存在着学历偏见。
一名博士的自白:在求职中屡屡受挫,却一直找不到问题的根源。在某次与人力资源管理谈话的时候,他才恍然大悟。
人事说了一句话:第一学历是专科,单位拒收专科大学生。
博士明白了,他所有的学历都是通过成人教育完成的。他的第一学历是大专,本科是教育学院毕业的,原来如今的大多数单位都对这样的学历存在着这样的看法。
事实上这样的现象并不特殊,目前大多数的用人单位在招人的时候都有着明确的规定,他们只招全日制的毕业生,而大多数的单位也将本科生作为最低的门槛。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认识存在着众多的误区,除了学历偏见之外还有学校偏见、专业偏见。
一般来说,单位确定的招聘条件有利于提高选择人才的效率,但是偏见会让人将选择对象的某个特征或者品质放大化,如此其他的特征和品质就会被掩盖。
在当今社会的学历偏见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过度追求所谓的学历专科和本科,却并没有考虑人们是否真正适合这个职位。
为什么学历歧视这么严重呢?
一方面,学历歧视其实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在计划经济时期,学历的主要目标就是区分阶级,例如如果接受了大中专教育,那么大多数都有着一定的身份。
20多年之前,中国的大中专教育都是精英教育,1999年,精英教育成为了大众教育,人们就将学历的门槛提升到了本科生或者专科生,211、985院校。
如今虽然中国的教育体制开始改革,但是因为种种原因,第一学历的歧视依旧存在。
另一方面,不仅仅只有中国存在着学历歧视的问题,世界上大多数的国家都是十分在意学历。在人们看来,学历其实是一种标签。正如所有的人都对全球限量的耐克鞋趋之若鹜一样,世界的学历也存在着品牌效应。
人们会因为一个985高校的男生和常青藤女学生的结合而兴奋,但是如果这位985高校的男生娶了一个专科生,那么众人就会指指点点。因为专科生和本科生,普通院校和世界名校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别,这原本就是真实存在着的差距。
真实需要
人们在过度追求高学历的同时也需要认真思考,这样的行为真的有存在的必要吗?
1990年,中国高等学校的招生量在60万人,大约30年之后,中国高等学校的招生量在761万左右,其中本科生超过了410万。众多的学生因为自己的成绩没有办法进入名校而耿耿于怀,进入专科学校又让人产生了严重的不平等心理。
根据《中国人才发展报告》显示,中国高级技工缺少高达千万人,这也就意味着,专科生在中国依旧紧缺。纵使学生们进入了专科,却依旧拼命学习,打算参加专升本的考试,撕去专科生的标签。
在众多的专科生在自习室挑灯夜读的时候,众多的本科生却躺在宿舍之中虚度光阴,这样的社会现象看起来不免让人匪夷所思。当本科生真的因为成绩不达标进入专科生行列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作为本科生仅有优越感也已经荡然无存。而在优秀的专科生眼中,那些被降级的所谓本科生就是名副其实的学渣,就是渣渣。
难道真的如大多数人所认为的那样,本科生真的比专科生有优势吗?事实并非如此。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正如专科生和专科生也都有着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人们并不能擅自抹杀专科生的优势。
首先,专科生在心理上更加上进。在大多数的眼中,专科生的学习成绩通常不理想,因此他们缺乏上进心。
然而事实的真相是,如今的专科生甚至比大学的本科生还要努力。他们有着远大的理想,甚至向着研究生和博士生的方向努力,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就向人们展示了他们的风貌,一旦踏上工作岗位,他们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
其次,专科生也是中国的高素质人才。正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从本质上来说,专科生和本科生并没有不同,他们仅仅只存在着学习和研究方向上的差异。
只要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认真奉献,每个人都能够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目前用人单位也在逐步提高专科生的录取率,这对众多的专科生来说也是极好的消息。
最后,专科生是技术性的人才,相较于本科生专注于理论,二者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尽管专科生也学习理论知识,但是他们的教育侧重点更加专注于操作,因此大多数专科生的实践能力更好。而中国目前的招聘现状是,众多岗位缺少操作性和技术性人才。
如今的专科院校也在不断普及,人们之所以还对专科生有偏见,主要是因为众人认为专科院校的教育质量不高。2020年的中国专科院校教育体系已经趋向于完善,有的甚至聘请了众多高水平的专家授课,因此在教学质量上,专科院校并没有落后很多。
与此同时,大量的专科生也能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更多的实用知识和技巧,这也是专科生相较于本科生具有的特殊优势。
专科生与本科生的学历偏见依旧存在,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至于专科生和本科生究竟谁更胜一筹,人们也无法形成统一的判断标准。
无论如今的学生处在什么教育水平和阶段,他们都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提升,只有自身力量强大,人们才能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专科生华中科技大学本科生中国学历发布于:天津市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