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尽头是编制”,本质上是人们降低自我预期,追求一种职业稳定性和安全感,流露的是个人在职业规划中寻求自我避险的一种防御心理。
文 | 陈银平(首发于“当代江西”微信公众号)
过去,编制被很多年轻人“瞧不上”,被认为工资低、工作单调、没有挑战性。然而,网络上一句“宇宙的尽头是编制”的热梗,让画风来了180度的大转弯。
时下,越来越庞大的考公、考编大军,越来越多的打工人投身编制洪流“求上岸”,以及无数网友口口相传的一句热梗,俨然正在印证这样一个事实:编制似乎才是年轻人心中的“YYDS”。
宇宙的尽头真的是编制吗?年轻人移情于编制,反映出职业心理的哪些变化?
01
“宇宙的尽头是编制”,这个网络热梗由来已久,只不过隔一段时间,就借助一些话题将其热炒一番。
比如,前些日子一名斯坦福大学博士拟录用为安徽宿州市乡镇公务员一事就引发了全网关注。相较于“小镇做题家”道出了一代学子心中的无奈,斯坦福大学博士也来基层公务员队伍“争食”,多少有些令人惊愕。
实际上,这样的讨论从未停止。前有知名男演员刘昊然考入中国煤矿文工团,引发了网友关于“流量艺人也爱编制”的讨论,后来张艺兴、关晓彤等明星入职国家话剧院,更是掀起了明星端起“铁饭碗”的热议。
最近几年,“编制热”高烧不退。根据国家公务员局公布的有关数据,2024年国考报考过审人数达303.3万人,较上一年度增加了43万人,竞争热度最高的前十个岗位报录比均超1700:1。无数人甘愿泡在“考编”的海浪中,等待可能到来的“上岸”。
同样令人唏嘘的是,近日多所高校发布《毕业生就业倡议书》,呼吁毕业生不要只盯着考公、考编,而应调整就业期望,到中小企业和基层就业。不过,这些倡议并未引发学子们的共鸣,许多人甚至认为“反着来就对了”。
猎聘202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报告显示,2024届高校毕业生入职央企、国企、政府单位意愿占比48.04%,其中最理想岗位类型为公职类。年轻人进体制热情高涨,考公上岸似乎成了很多人向往的“伊甸园”。
一句“宇宙的尽头是编制”,话里带着几分调侃,也流露出几分向往,反映出了当代年轻人对当前就业压力深感焦虑不安,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上一份“保险”的心理。
02
“宇宙的尽头是编制”,一句网络热梗既包含了对社会的一种隐喻,也折射出人们对稳定性和对安全感的一种追求。
抵御不确定性。“以前35岁正值壮年,现在35岁害怕被裁员。”被现实磨平了棱角的年轻人,开始信奉平平淡淡才是真,认为“稳定压倒一切”。挣钱不易,后疫情时代人们不敢轻易去尝试,肩上自有千斤担,承受不起失败的风险。越来越多的人不再追求赚多少钱,图的就是安安稳稳地上班,不用担心吃了上顿没下顿,这也是很多父母对子女的期待。
安放焦虑情绪。当前并不友好的就业环境不断挑动着人们的焦虑情绪,人们害怕内卷,担心一不小心就失业。比比皆是的996、007加班文化,不期而遇的中年危机,突如其来的裁员潮,加剧了“打工人”无处安放的焦虑情绪。这种就业市场映衬下,公共事业部门因低风险、稳定性,俨然已成为年轻人心中的“模范雇主”,能给人稀缺的“安全感”。
追求体面生活。在父母一辈眼中,普遍将编制加上职业滤镜,认为体制内就是一份好工作。较之于一般的中小企业,编制内工作稳定性与安全感,社会地位与认可度,还有职业发展和福利待遇,都让这份工作自带buff。上一代人走过动荡的年代,他们对安定和保障有切身体会,他们希望后辈不用像自己一样颠沛流离,可以凭借编制过上体面的生活。
可以说,这一现象本质上是在特殊的环境中人们降低自我预期,追求一种职业稳定性和安全感,企图以稳定性抵御未来的不确定性,流露的是个人在职业规划中寻求自我避险的一种防御心理。
03
追求“上岸”是个人的成长规划和职业选择,本来无可厚非,但是编制之路并不容易,扎堆“求上岸”让这条路变得异常拥挤。“编制热”的洪流下,年轻人该何去何从?
必须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相继涌向编制这一狭窄的“人生出口”,在“逃离北上广,回家考编制”的浪潮中,青年群体正在陷入另一种择业的结构性“围城”。
至于由此带来的弱化社会创新氛围、扭曲人才培养模式、社会资源浪费、人才资源错配等问题,更是不容忽视的实现问题。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选择合适的赛道。职业没有优劣之分,只有适不适合的差异,没有一种职业适合所有人。在追求职业发展的道路上,年轻人应要保持开放的心态,选择适合的职业。须知人生没有“铁饭碗”,只有强悍的“打铁能力”。找到适合自己的赛道,远比在编制路上“一条胡同走到黑”靠谱。年轻人应对自身有清晰的认知,合理制定职业规划,理智选择职业路径,这样才能实现个人与就业环境的良性互动。
投入时代怀抱,实现人生价值。时代是最好的就业指导,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哪里就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可以看到,如今越来越多的新农人投身广袤田野,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在乡村振兴中展现才华;不少年轻人践行“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初心,在技术工人的岗位上,从普通学徒蜕变为高技能人才。自觉把青春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实干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
改进育人方式,培养“完整的人”。当前,许多高校以一种成功学标准定义大学生。比如给考公、考编、考研成功的学生张贴红榜,邀请他们分享成功经验,有意无意将学生当作“工具人”或“单面人”来培养,忽视了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和完整性。要知道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发掘他们的天性,培养的他们特长,是所有学校的天职。当“考编热”从学校端开始转变,或许才能更有效把毕业生往正确的择业方向上引导。
【文章来源】当代江西
【频道来源】南方+客户端观点频道